首页  > 团队风采 正文
团队风采
陈亢利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5日 浏览:

环境规划与管理科研团队

一、团队组成

666.jpg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苏州科技大学的优势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所形成的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规划、循环经济研究、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促进该领域学术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团队以环境科学系教师为主,相关单位教师和研究生组成。

团队负责人陈亢利教授1988—1998年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1999—2000年在德国就“城市环保”课题进行访学。2001年起在我校任教,是我校第一批硕士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照明学会室外照明专委会委员

主要成员姓名

学 位

职 称

研 究 方 向

陈亢利

硕士

教 授

环境规划/清洁生产

牟子平

博士

教 授

环境规划/清洁生产

杨 洁

博士

副教授

环境规划/风险管理

王学华

硕士

副教授

环境规划/清洁生产

何湘江

硕士

副研究员

环境规划/清洁生产

张 园

博士

讲 师

环境规划/风险管理

二、研究方向与成果

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评价与规划和清洁生产与风险管理。前者是我校在全国较早进行本科专业教育和服务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科研方向, 若干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势研究;后者是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渐深入,我校教师积极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的要求,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和本学科研究基础逐渐开拓的特色研究方向。

自2010年以来,本团队成员完成和在研13+28 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出版专著 4部, 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26篇,获得省部及市厅级科技奖励7项。

研究方向

环境评价与规划

清洁生产与风险管理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污染场地中钼在土壤-水下界面的交换和迁移机制研究,2012-2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2011

中法合作项目Egide-PFCC使用堆肥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并对堆肥中有机质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过程模型化2008-2012

国家环保部公益项目(重大项目)重金属污染场地诊断评价与修复支撑研究2011-201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土壤功能抵抗力与回复力建模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2013-2015

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场地铅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标准制订项目,2012-2014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太湖湖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研究,2014

教育部:环境中重金属铅污染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2013-2015

苏州市社科项目:苏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2012

公众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确定及邻避效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项目),2013-2015

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印染行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2011

张家港市锦丰等四镇、吴中区甪直等四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苏州市碳减排潜力及路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研究项目),2011-2013

苏州市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环境中重金属铅污染的儿童健康风险评价,2014-2016

苏州市“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

苏州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

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罗技电子等12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



《城镇光环境与绿色照明》,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城市环境安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环境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

Modelling Of Organic Matters during the Composting Process. Waste Management, 2012, 32(1)(SCI)

A survey on hazardous material accidents during road transport in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84(SCI)

Bacterial communities predominant in the degradation of 13C4-4,5,9,10-pyrene during composting.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43(SCI)

Remedi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Contaminated Soil by Composting Mixtures in Laboratory.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11, 18(9) (SCI)

Simulating the dynamic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in contaminated soil through composting by COP-Compost model. Environ Sci Pollut Res, DOI: 10.1007/s11356-014-3563-7(SCI)

COP-COMPOST: A SOFWARE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COMPOSTS.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14,21(4) (SCI)

Si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Pollutant Evolution during Composting: The COP-Compost Mode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13, 42(SCI)

Public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2 mitigation and the determinants under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14(SCI)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11)

中国1991-2010 年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动态变化因素分解, 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5): 931-937.(EI)

苏州古城区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 ,中国环境监测,2011(1)

宕口资源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林业经济, 2010 (5)

苏南某市河流水质参数时空变异性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34(2)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4):571~576

城市河流水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中国环境监测,2012(4)

公众对太湖蓝藻生态风险感知特征研究, 长江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19(12)

铅暴露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模型综述,环境化学, 2013, 32(6)

印染废水优化回用可行性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2)

铅污染场地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本地化模型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5(3)

苏州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1)



城镇光环境与绿色照明,中国照明学会教育与学术贡献三等奖,201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2

生态住宅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 201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12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带的环境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 2011

基于公众政府信任度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研究, 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14

铅暴露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模型综述,2013年度苏州市环境科学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宕口资源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模式研究,2010~2011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 1.jpg

  • 2.jpg

  • 3.jpg

  • 4.jpg

  • 5.jpg

  • 6.jpg